耳病名稱 |
癥 狀 |
危 害 |
中耳炎 |
急性中耳炎主要癥狀為耳痛、耳鳴和聽力減退,全身癥狀輕重不一,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;慢性中耳炎表現為耳內反復流膿、鼓膜穿孔及聽力減退。 |
導致耳朵流膿和聽力下降,嚴重的可引起嚴重的顱內、外并發癥而危及生命。 |
耳聾耳鳴 |
耳聾表現為聲音太小就聽不見,而且部分耳聾者還伴有耳鳴;耳鳴常常伴有聽力減退、頭暈等癥狀。 |
聽力嚴重下降,可引發患者出現一系列精神和心理障礙,從而危害患者身體健康。 |
鼓膜穿孔 |
自覺有阻塞感,甚至耳痛,數小時后由于滲出液產生,耳痛癥狀減輕,常伴有耳鳴;初起時僅見鼓膜單純性充血,隨著鼓膜內陷,出現點狀出血,引起感覺神經性耳聾。 |
外界的細菌、污水、異物可經穿孔進入中耳引起感染流膿。如果穿孔較大,會導致嚴重的聽力損失。 |
外耳道炎 |
外耳道皮膚局限性紅腫充血,劇痛,牽拉耳廓或擠壓耳屏時疼痛加重。 |
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軟化,局部抵抗力降低;急性期奇癢難忍和輕微疼痛,咀嚼時疼痛加重。 |
乳突炎 |
乳突部皮膚腫脹、潮紅,有明顯壓痛;外耳道骨部后上壁紅腫、塌陷;鼓膜穿孔較小,穿孔處有膿液搏動,膿量較多;有時膿液穿破乳突外壁,在骨膜下形成膿腫。 |
容易導致耳聾;而且感染后形成骨髓炎,炎癥經久不消,因引流不暢易并發顱內感染。 |
眩暈癥 |
反復發作性眩暈、伴有耳聾、耳鳴、耳悶為主要癥狀,可伴有復聽、惡心、嘔吐、出冷汗、面色蒼白、四肢冰涼等癥狀。 |
眩暈可以使迷路、前庭、耳蝸器官損害,造成耳蝸毛細胞死亡和前庭功能喪失,引起耳鳴、耳聾、共濟失調等。 |